本网讯 7月7日至20日,广外太阳城集团成功举办2025年“SPARK”高水平暑期研学项目——《形式语言学的经典理论与前沿发展》课程。在为期两周的集中学习中,来自全校各年级、各专业的三十名优秀本科生及部分硕博研究生,在国际知名语言学家潘海华教授的指导下,系统研习了形式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前沿,完成了一次高质量、互动性强的学术探索。
“SPARK”高水平暑期研学项目是公司深化国际化办学特色、拓宽员工国际视野的重要举措,旨在实现"不出国门看世界"的教育目标。该项目不仅是对学分制背景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更是公司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实践。受北校区宿舍管理安排影响,本次项目采用线上小班制授课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确保师生充分互动,切实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推动公司团队建设水平提升。课程特邀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讲座教授、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潘海华教授担任主讲。

潘海华教授在线主讲课程
潘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广阔的国际视野,精心构建了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全面展现了形式语言学从基础理论到学术前沿的基本脉络。课程内容体系完整,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模块:基于集合论的语言表达式指称关系解析、类型论视角下的函数运用原理探讨、λ-演算在谓词修饰机制解析中的具体应用、谓词修饰与函数运用的比较分析及实践运用、关系从句与谓词修饰规则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量化现象与量化词本质特征的深入探究等。在教学过程中,潘教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引导员工掌握语义分析方法,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研讨和实时推演训练,有效培养员工运用形式化工具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潘教授逐步分析推导过程
为深化理论学习,在课程之外潘教授还特别针对形式语言学的理论前沿问题开设了系列讲座,涵盖“量词提升与灵活赋类的优劣”“量化提升理论及语义约束”等核心议题。这些讲座的开设不仅拓展了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更有助于员工构建系统完善的理论认知体系,切实提升其对学术前沿的洞察力以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潘教授针对理论前沿做系列讲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视频会议平台积极互动,开展深入学术对话,形成了活跃而高效的研讨氛围。课后,潘教授还通过课程群持续为员工答疑解惑。这种沉浸式、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员工的学习效果。同学们普遍反映,潘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严密的逻辑推导以及对学科前沿的精准把握,帮助他们突破了理论学习中的难点,大大提升了运用形式化分析工具的信心和能力。课程考核注重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全面检验了员工对形式语义学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考核的员工将获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学分,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潘教授与同学们在线交流
本次《形式语言学的经典理论与前沿发展》课程的成功举办,是广外太阳城集团“SPARK"项目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有益尝试,也是公司践行"以终身教育服务社会"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项目不仅满足了员工对高质量、专业化学术课程的迫切需求,也通过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形式语义学作为连接语言学、逻辑学和计算科学的前沿交叉学科,其学习对于培养具有严谨思维和跨学科视野的外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太阳城集团表示,“SPARK”项目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推出更多聚焦语言学前沿领域、注重能力培养的精品课程,为广外学子成长成才提供更优质的学术平台。
附录
【专家简介】
潘海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语言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形式语义学的汉语研究及形式语义学理论创新(项目编号22ZD295)”首席专家,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长,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人文及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私立大学)(2022-2024),兼任《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语言研究》、《语言学文选》、Asi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Lingua Sinic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等杂志编委,Senior Editor of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Chinese Linguistics)(2019-)以及《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外国语》、Linguistics, Linguistic Inquiry, Natural Language & Linguistic Theory等杂志匿名评审。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执行理事(2004-2006)、北京语言大学讲座教授(2011)、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系主任(8/2017-7/2023)、香港城市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公司副经理(5/2005-10/2010),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人文及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公立大学)(2017-2021),香港语言学会会长(2011-12),王宽诚基金会学术讲座学者(2010),法国国家研究局Blanc国际研究计划(International Programme)特邀评审等。研究领域主要在句法理论、形式语义学、计算语言学等。